
目錄
松阪城歷史鳥瞰
築城年、築城者:1588年 (天正16年)、蒲生氏郷
主要城主: 蒲生氏郷、服部一忠、古田重勝
城郭結構: 平山城
別稱: 松坂城
文化財指定區分:國指定史跡
松阪城歷史介紹
蒲生氏鄉為日本戰國時代著名的猛將,在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時代戰績輝煌;同時其築城技術與同一時期的藤堂高虎齊名。
蒲生氏鄉最初的領地在近江地區(滋賀縣),1588 年 (天正 16 年) ,蒲生氏郷改封至松阪地區的松之島城(松ヶ島城),但他認為該城為腹地較小的平城,又太靠近海岸線,因此,將當時近江著名的築城職人帶至松坂,在原有多座古砦的四五百森(宵の森)丘陵地興建一座大型的險要城郭,據說,當時的城郭設計是以織田信長的「安土城」為模型所建造,同時在最高處加建一座三階天守。
最具遠見的是在城郭四周整備具有規模的城下町,振興商業貿易,日本三大商人中的「伊勢商人」,便是以松坂商人為主,至今在日本商界仍然非常活躍。
當時的「太閤」豐臣秀吉以代表吉祥的「松」字,加上大坂城的「阪」,賜名為「松阪城」。
兩年後,蒲生氏鄉移封至會津藩,改由「關白」豐臣秀次的家臣服部一忠繼任。1595年 (文祿4年),服部一忠在因在豐臣秀次的事件遭到連坐而改封,並由古田重勝入藩。
1619 年 (元和5年),松阪成為德川紀州藩的領地,因此改由城代管理;1644 年(正保 1 年),天守因颶風而倒塌,未再重建。
該地松阪城改建為「松阪公園」,僅剩天守台、本丸、二之丸的石垣遺跡。
本丸南側的的「隱居丸」現有由城下町移築至此的「本居宣長舊宅」。
五、所要時間
90-180分 (若花時間參觀幾處資料館,需要較長時間)
六、觀覽路線建議
近鐵松坂站 >> 豪商のまち 松阪観光交流センター(買御城印) >> 大手道 >> 松坂市役所前 >> 【松阪城入口 >> 表門跡 >> 歷史民俗資料館(蓋百大名城印) >> 助左衛門 御門跡 >> 本丸下段 >> 本丸 上段 >> 天守台 >> 梅林 >> きたい丸 (高石垣) >> 本丸上段 >> 本丸下段 >> 中御門跡(4阩形) >> 櫻松閣、本居宣長舊宅、隱居丸 >> 二之丸 >> 裏門跡】 >> 三之丸 >> 御城番屋敷 >> 本居宣長紀念館(蓋百大名城印)>> 近鐵松坂站
【】符號間為城內路線;也可相反方向參觀,「裏門跡」進,「表門跡」出城,請參閱下方地圖。
城外路線請參閱松坂Walking Map(PDF下載)
松阪城 相關資訊
地址:〒515-0073 三重県松阪市殿町
電話:0598-23-7771
松坂市觀光協會官網:
https://www.matsusaka-kanko.com/information/information/matsusakajyousek/
松阪市觀光促進官網:https://www.city.matsusaka.mie.jp/site/kanko/matsusakajoato.html
開放時間:
松阪城:24小時
豪商のまち 松阪観光交流センター:12月-2月 9:00-17:00,3月-11月 9:00-18:00
松阪市立歴史民俗資料館:9:00-16:30 (周一休息)
松阪城常見問題整理
松阪城由戰國名將蒲生氏郷於1588年建造,蒲生氏郷不但是一位猛將屢見戰功,同時也是與藤堂高虎並列為築城高手,當時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為藍本,建造松阪城。.
天守於1644年因颶風倒塌,至今未重建,目前僅存天守台與石垣。但是高石垣相當壯觀,各代整修的石垣可以見到不同時代的築城技術。
1. 天守台石垣,其中還可見到使用日本古墳期石棺作為築城石材;2.「きたい丸」高石垣,相當壯觀;3. 由裏門至中御門之間,連續阩形登城道展示蒲生氏鄉築城技術的特色;4. 僅存江戶時期,城內守衛居住的「御城番屋敷」長屋造型。都是必看景點。
從近鐵名古屋搭乘近鐵特急至「近鐵松阪」站約60–70分鐘,再步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入口。
松阪城御城印可在多處買到,但「豪商のまち 松阪観光交流センター」可以買到各種版本 ,較為推薦。
其他不同時段推出限定款請參閱松坂市觀光協會官網(按此)
1. 松阪市立歴史民俗資料館,由「表門」入城時較近
2. 本居宣長記念館,由「裏門」入城時較近
兩家周一未開放時,請至「豪商のまち 松阪観光交流センター」蓋印。
如果有任何問題,或喜歡這篇文章,請至留言區留下訊息!! 您的鼓勵是Look2up努力寫文的重要動力,謝謝囉!!
歡迎加入 「Look2up 愛旅行粉絲頁」、 「Look2up_ 忘路之遠近IG」 !!! 可以收到Look2up旅遊的最新動態呦~~~